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天气奇冷,最宜围炉夜话。或是聊聊远行人,或是讲讲掌故。

前一阵子聊到远行人,说到他初学「斗地主」,打出四个二带一对王的旧事来,众皆大笑。今天回想这件事,又想起「慈禧诛胜保」的掌故。同样是一手好牌,一步一步,最后丢了性命。

先讲胜保的牌有多好。

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于行在。胜保统兵入卫,上书「为今之计,非皇太后亲理万几,召对群臣,无以通下情而正国体;非特简近支亲王佐理庶政,尽心匡弼,无以振纪纲而顺人心。」,帮助发动「辛酉政变」。自此,慈禧、慈安开始垂帘听政。

这么好的牌,要打得稀烂,胜保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他得罪了慈禧太后。他的奏折常以「汉周亚夫壁细柳时,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起稿。这句话暗指军令高于诏令,藐视太后幼主。一来二去,自然惹得两宫不快。再加上胜保常「冒功侵饷,渔色百姓」,弹劾他的奏章接连不断。这四个二带一对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打了出去。

其实,太后与恭王看在他功劳大的份上,本来也没准备怎样,还想放他一个实缺,准备在陕甘总督与山西巡抚中,挑一个给他。宫里的小军机甚至写信给他,让他近来少些奏报,拿到实缺再说。胜保缓了几天,又坐不住了,「不得不剖陈利害,催一催」。拿到好牌的人不会过牌,常常坐不住。人家出一张三,总是忍不住拿小王去压。

这便是胜保第二次作死。他在上奏中说自己「以客官办西北军务」(时年,胜保在西安平回乱),要求「若欲使臣专顾西北,则非得一实缺封疆,不足集事。」这就坏了,胜保没能想到,自己参与的「辛酉政变」才不足一年,太后对权臣犯上依然十分警惕,这样公然要权,又一次犯了大忌。

惯于作死的人常常有些莫名其妙的运气,这一次恭王息事宁人,通过小军机同他商量,若他同意内调,让他在兵部尚书和内务府大臣中挑一个职位。内务府大臣有很多私下的收入,恭王考虑到他日常铺张,这样的安排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将他人的善意视作敌意,几乎是所有热爱作死者的通病。胜保接到军机的信,误以为是要将他的兵权解除,骗回京中治罪,暴跳如雷,于是回信申斥,「非保则诸公何以有今日」。这一句,把慈禧与恭王一起骂了。

同治二年秋,胜保奏请以山西巡抚帮办军务。胜保的算盘打得响,若奉准,则陕西巡抚成了自己的部属。朝廷当然不准,甚至责令胜保「该大臣务急力图补救,毋再玩忽!」言下之意,这件事将交部议处,给予处分。

情急之下,胜保作下了最后一个死,他从安徽调来了苗沛霖。奏王苗沛霖,因为胜保平捻时期献出英王陈玉成而免于一死,其实一直包藏祸心。此时他正苦于监视,无从动弹,正好胜保调遣,得以向陕窜乱。苗沛霖一出,各地治安官无不惊慌,飞章告警,一时鸡飞狗跳,朝廷上下对胜保皆曰可杀。同年十二月,多隆阿奉慈禧密诏将胜保押送回京,苗沛霖为僧格林沁部所败,被部下所杀。

胜保回京后,恭王出于旧情想保其免于意思,中间的曲曲折折此处不多说,我们单讲周祖培审胜保一事。

周祖培原与肃顺同朝,经常被肃顺打压。「辛酉政变」后,肃顺伏诛。胜保自恃有功,认为自己替周祖培报了仇,是周的恩人。如今周在堂上审问,胜保便忿忿不平,认为周祖培恩将仇报。

这天,堂上审到胜保纵容部下在河南奸淫妇女一事,周祖培问他是否确有其事,胜保突然冲动,大声回答,「有的!河南商城周祖培家,不分老幼,统统被污,无一幸免!」这刻毒至极的话气得周祖培浑身发颤。事后传到恭王那里,恭王长叹,「这次,谁都救不了他了。」

同治三年七月,胜保被赐白绫自尽。

这篇文中的细节完全参考高阳先生的《玉座珠帘》,时间线根据《清史稿》整理,难免有许多错误与疏漏。

可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生活里常见拿着一手好牌的人,恃宠生骄,昏头昏脑地输个精光;也不鲜见那些一手烂牌,最后结局不错的。

如此想来,我们羡慕的「命好」,有时候可能反而是一种诅咒。这倒不是阿Q精神,只是想让屠龙少年看到金山后转身离开,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也挺好的」 一个人,没有同类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