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框架下读写的想法来源于一篇文章。用多个主题搭建一个框架,这些主题之间彼此联系,又向外延伸。高塔式的读写由上至下,雄心勃勃,可问题在于,这种读写企图围绕着某个固定的书单建立整体把握,在信息迅猛增长的当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单一主题的阅读又容易落入「脚踩西瓜皮」的陷阱,好像走了很远,但是回头一看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相比之下,在框架下读写似乎是一个折衷的好主意。多个主题好像立柱一样划定阅读的范围,又不至于限定得太紧。
以下是我给自己搭建的框架与简述,我将定期回顾,看是否需要删补。
视角:对一件事的观察通常存在诸多视角,不同的视角意味着不同的真相。理解的视角越多,对事物的把握越准,离真相也就越近,尽管它可能并不存在。
现代性:技术与思想相互激荡,理性解决了一些问题,却带来了更多的麻烦。阿尔贝·雅卡尔在1999年写道,「科学目前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接下来需要用几代人的时间慢慢重建起一种融合的理论,使得每个学科都包含其他学科的新发现。」除了科学的新发展,20世纪发生的其它种种变化,可能都需要我们用整个21世纪来消化。
统计思考方式:当数据主义带来的困境被广泛讨论时,人们其实已经承认数据主义在当今社会的流行。数据主义的背后是用统计学的视角思考问题,对统计思考方式的理解与反思,也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数据主义的利与弊。
对科学的常识性把握:科学借助数学工具走得越远,我们越难在常识意义上理解它。然而努力理解是有必要的。这种努力能让我们在被科学渗透的生活中,获得一种由理解带来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与古人得知「天圆地方」后的感受可能是一致的。
经典的当下解读: 重要的问题在一开始就被提出来了,有意义的解答成为了「经典」。对经典的解读层层累累,一面使经典失其本意,一面添加进不同时代对重要问题的解答。对经典当下解读的关注其实是对这些解答的流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