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阅读笔记

一本讲国家面对危机的大书,罗列了20个变量,挨个解释,读完很受启发。可能也因为太公式化了,所以阅读体验不如作者的前几本。

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遇到危机时求变都是好事。问题在于,在变革以前需要考虑清楚,有哪些是不能变的,哪些是不需要变的。

真正的挑战在于,在危机中的个人或国家需要取舍,分清哪些部分运作良好,不需要改变,哪些部分不再可行,需要改变。在压力之下,个人或国家必须直面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一方面,他们必须判断出自身的哪些方面仍然适用,从而将其保留。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鼓足勇气识别那些必须改变的方面。这就要求个人或国家找到符合自身能力和自身条件的应对危机的新方法。与此同时,他们要划清界限,明确那些对其身份认同至关重要、绝不可以改变的元素。


这一段把鸦片战争的背景讲得清清楚楚。

西方向日本施压的背景是西方向中国施压,当时中国产出的受到西方欢迎的商品要远远多于日本。欧洲人特别喜欢中国的茶叶和丝绸,可是,西方的商品并不怎么符合中国人的喜好,于是欧洲人只好运来大量的白银以填补这部分贸易赤字。为了解决白银大量流出的问题,英国商人计上心头,把来自印度的廉价鸦片运往中国,并以低于中国市价的价格出售。


社交资本衰退的场景描述。

当面对一个活生生的,离我们只有两英尺,能够看得见、听得着的人时,我们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无礼举动。而当面对屏幕上的信息时,我们更容易做出无礼和轻蔑的回应。一旦我们习惯了远距离的口头暴力,那么对活生生的人施以暴力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自从5400年前政府出现以来,它便具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维护内部的和平稳定,具体方式是垄断军队,解决争端,禁止公民为了私自解决争端而付诸暴力。二是对个人财富进行再分配,从而实现更大的目标: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至少让精英阶层获得财富;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提高社会的整体利益。

《纸上卧游记》阅读笔记 认识大脑的迷思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